路面平整,绿树成荫;在新建的活动场地上,居民们或运动或休闲;功能丰富、窗明几净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内,一系列适老化的细节设计,让居民们生活更加便利……漫步在改造后的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老旧小区内,一幅幅文明有范、温暖和谐的画面跃然眼前。
老旧小区改造,既是群众家门口的“关键小事”,也是城市更新建设的“民生大事”。作为厦门市老旧小区体量和密度最大的区域,思明区有2000年以前建成的老旧小区1124个(约4300栋、16.2万户)。在老旧小区改造中,思明区认真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简约实用、尊重自然、雪中送炭、质价相符”的原则,扭住目标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推动落实“改造是为了改善民生和完善治理的初衷”,建立“123456”全过程管理机制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做法,形成有机更新和完善治理一体推进的“近邻”模式,确保了改造工作的整体成效。
前段时间,屿后西社区18个老旧小区全部改造完成。提起小区的旧貌换新颜,社区党委书记叶茂林颇为感慨:“像屿后里小区D组团,原本没有围墙,黄土、违章搭盖等问题十分突出。小区在改造时,铺上了平整的砖石,重新设置垃圾屋、晾晒区,居民的活动空间也重新规划了。”
老旧小区焕然一新,居住品质“原地升级”,居民们看在眼里喜在心里。“改造后,小区安装了监控设备,环境变得优美整洁,也更有秩序了。”社区居民邵英高兴地说。“现在小区美美的、社区美美的,无论是居住环境,还是居民精气神儿,都有了明显的改善,老旧小区改造真是改到了老百姓的‘心坎’里。”社区居民张秀玉有感而发。
老旧小区缺什么,改造时就补什么。何时改、最先改什么、改得好不好,群众嘴里念叨着、心里惦记着。
在老旧小区改造中,思明区把解决老旧小区基础设施老化、破损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放在首位,实施地上、地下、空中全方位改造,推动基础类改造“应改尽改”。近年来,汇集电力、燃气、供水等管线亿元,累计完成改造供水供气供电管网71.6千米、弱电管线.6万平方米住宅立面,铺设道路近51万平方米,更新照明设施3.1万盏、监控设备0.79万处,切实打好“由乱到治”的基础。
在兜底做好基础类改造的基础上,思明区结合小区实际,推动适老适儿以及停车、绿化等完善类改造“能改就改”,让居民推窗见绿、出门入园,打造全龄友好、安全健康的生活环境。近年来,累计完成改造机动车停车位约6500个、非机动车停车位约2300个、适老设施358处,补绿20.18万平方米,打造文化宣传设施2280处、休闲活动场所205处,小区宜居度和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加倍提升。
思明区还整合利用存量资源,配套建设便民网点等社区服务设施,逐渐完备公共服务功能,推动提升类改造“需改则改”。近年来,累计建设智慧停车系统134处,拓展便民服务场所约700平方米,改造社区服务用房5217平方米,打通服务居民群众的“最后一米”。
近期,已建成26年的嘉莲街道天伦花园小区,伴随一系列改造举措的落地施行,实现了“逆生长”。从进场施工到完工,仅仅79天,小区的全周期改造工作就顺利完成。项目高效推进的背后,思明区探索形成的规划—建设—管理“123456”全过程更新机制功不可没。
在老旧小区改造中,思明区强化系统思维,按照“建管结合、统筹兼顾”的工作总要求,坚持科学化、系统化、精细化,通过总结过去改造工作中的痛点、难点、堵点,形成“123456”全过程管理机制(全流程贯彻老旧小区改造建设管理导则一个导则;对标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设计标准图集和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图集两个图集;建立专班运作、工作例会、“晾晒”三个制度;分意见征求、方案设计、工程实施、竣工验收四个阶段推进;设立“五个一”,即一个项目专班、一个工作阵地、一支居民监督队、一块公示牌、一次绩效评价;坚持“六个在前”,即问需在前、治理在前、凝聚共识在前、拆违在前、自治组织在前、统筹在前)完善顶层设计。
在深化管理机制创新的同时,思明区还积极革新工程管理模式,率先在全市采用EPC(工程总承包)模式,创新制定老旧小区改造EPC项目全过程管理工作方案,完善EPC项目管控流程,有效缩短项目前期工作,做到设计施工紧密衔接、工序流水穿插作业、交通组织科学合理,实现“成熟一批、推动一批”。同时,通过“三比一看”、质量安全“飞行检查”、“回头看”检查、中期专项评估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多角度提升监管效能,构建了一套从项目规划到实施、从过程监管到质量把控的完整且高效的管理体系。
思明区创新管理体系、强化系统改造的做法,有效提升了老旧小区改造质效,为厦门的老旧小区改造打样板、做示范。
“远亲不如近邻”的理念,在老旧小区中体现更明显。思明区坚持把这一重要理念发展形成的“居民与居民近邻互助、居民与组织近邻守护、组织与组织近邻共建”的“近邻党建”,作为引领群众自治、推动事业发展的引擎,让居民实实在在享受到老旧小区改造和治理成果。
在老旧小区改造中,厦禾社区嘉美花园小区居民王晓峥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规划小区党群服务阵地的改造事宜。在王晓峥的设想中,在党群服务阵地改造好之后,自己就可以和同住小区的好姐妹在门口的运动活动场地练练太极拳,之后再进屋子聊聊天喝喝茶。“这样邻里关系不就拉近了吗?邻里熟悉起来,矛盾自然而然也就慢慢的变少了。”王晓峥笑道。
“早在改造之初,我们便充分的发挥了‘近邻党建’的优势作用。由社区党委积极推动成立小区业委会,并推选业委会主任担任小区党支部。”鹭江街道厦禾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张惠霞表示,如此交叉任职让基层党组织、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三驾马车”能更好地融合,让大家劲往一处使。
“在厦禾社区,‘近邻’不只是小区里的邻里。这两年,社区大力推广‘近邻’物业服务模式。”张惠霞表示,辖区内的小区有的有物业管理,有的没有,社区便鼓励有物业服务的小区共享水电暖等专业维修服务资源。“如此一来,没有配套这些资源的小区便能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获得合适靠谱的维修服务,而修东西的人也多了一笔收入。”张惠霞说。
以“近邻党建”构筑社会治理共同体,在老旧小区内形成就地就近共建共治共享格局。不仅全面升级硬件设施,更充分调动了居民的参与感和满意度,并通过建立起有效的反馈机制来持续优化社区治理。
近年来,思明区发动居民参与,推动落实“六个在前”“五个一”的群众工作,涉改小区实现自治组织和居民监督队组建全覆盖,推动小区业主热情参加到项目策划、过程监管、竣工验收、长效管理的全过程。推进分类治理,引导社区居民根据小区实际,以改造为契机,整合空间资源,增设停车位、广告牌等设施,增加小区“自我造血”功能,采取居民自管、“菜单式”物业服务、专业化物业服务等不同模式。做好矛盾纾解,正确引导业主热情参加改造,充分的发挥业主“主人翁”作用,充分的利用居民接待室,听取居民意见建议,并及时进行纠偏,让居民诉求在一线及时得到回应和纾解。
以“近邻党建”为引领,思明区已成立小区党支部27个、自治小组181个、小区业委会(含换届)56个,原无物业服务小区引入物业服务(含“共享物业”)18个,建强“三驾马车”。常态化开展“近邻·思民”“近邻茶话会”等活动,畅通基层协商渠道,累计解决群众反映涉改问题2092件,逐步提升邻里和谐关系和居民文明素养,推动基层治理常态长效。
下一步,思明区将更加扎实地推动老旧小区改造和治理工作提质增效,为打造更加宜居宜业、高标准高品质城区努力奋斗。
直播预告 “好房子”大家谈·曾宇 《住宅项目规范》深度解读——新国标助力解决居住痛点
6月18日(周三)12:10,“好房子”大家谈在“中国建设报”视频号、“紫竹远见”视频号、“中国建设报”抖音号进行直播,请准时收看!
琼海市文化体育中心项目位于海南省琼海市万泉河路,总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包括游泳馆、训练场及全民体育设施,配套建设室外绿化、给排水、道路等基础设施,是保障2026年海南省第七届运动会的重要基础设施。
日前,《城市创新空间体系建构与规划导控》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该书为城市提升创新主体聚合能力和创新人才吸引力、引导内部创新空间科学组织与布局以及打造创新城市提供了具有明确实操性的参考依据。
随着毕业季临近,为响应国家住房保障政策,建信住房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建信住房”)近日启动“CCB建融家园”平台“点亮城市梦想家”保租房品牌宣传活动,通过多元化传播手段和惠民活动,助力新市民、青年人实现安居梦。
6月9日至10日,全国物业服务领域明显问题集中整治经验交流座谈会在浙江省诸暨市枫桥学院召开。
近年来,上海市静安区临汾路街道以居民需求为导向,聚焦“一老一小”等重点群体,通过空间改造、服务升级和资源整合,构建起覆盖全龄段、全场景的服务体系,让老旧社区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现场直播斯诺克比赛:0535-6936668
地址: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衡山路正海大厦南100米京宝来珠宝
丁俊晖比赛现场直播:0535-6389809
地址: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万达广场一楼京宝来珠宝
CCTV5斯诺克世锦赛直播:0535-3607165
地址:烟台福山区福海路与永安街交汇口美迎美家一楼